《论语七则》拼音标注

lùn yǔ qī zé
    zǐ yuē : “ wú shí yǒu wǔ ér zhì yú xué,
sān shí ér lì,
sì shí ér bù huò,
wǔ shí ér zhī tiān mìng,
lìu shí ér ěr shùn,
qī shí ér cóng xīn suǒ yù,
bù yú jǔ。
”     zǐ yuē : “ jūn zǐ shí wú qíu bǎo,
jū wú qíu ān,
mǐn yú shì ér shèn yú yán,
jìu yǒu dào ér zhèng yān,
kě wèi hǎo xué yě yǐ。
”     zǐ yuē : “ fàn shū shí,
yǐn shǔi,
qū gōng ér zhěn zhī,
lè yì zài qí zhōng yǐ。
bù yì ér fù qiě gùi,
yú wǒ rú fú yún。
”     zǐ yuē : “ yī bì yūn páo,
yǔ yī hú hé zhě lì,
ér bù chǐ zhě,
qí yóu yě yǔ !
” “ bù zhì bù qíu,
hé yòng bù zāng ?
” zǐ lù zhōng shēn sòng zhī。
zǐ yuē : “ shì dào yě,
hé zú yǐ zāng ?
”     zǐ gòng wèn wèi rén。
zǐ yuē : “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
bì xiān lì qí qì。
jū shì bāng yě,
shì qí dà fū zhī xián zhě,
yǒu qí shì zhī rén zhě。
”     zǐ gòng wèn yuē : “ xiāng rén jiē hǎo zhī,
hé rú ?
” zǐ yuē : “ wèi kě yě。
” “ xiāng rén jiē è zhī,
hé rú ?
” zǐ yuē : “ wèi kě yě。
bù rú xiāng rén zhī shàn zhě hǎo zhī,
qí bù shàn zhě è zhī。
”     zǐ wèi zǐ gòng yuē,
“ nv̌ yǔ húi yě shú yù ?
” dùi yuē,
“ sì yě hé gǎn wàng húi ?
húi yě wén yī yǐ zhī shí,
sì yě wén yī yǐ zhī èr。
” zǐ yuē,
“ fú rú yě,
wú yǔ nv̌ fú rú yě。

  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来做枕头,这样做我很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不值得关心)。”

  敝緼袍:敝,破坏义。緼,乱絮。古无木棉,袍皆以絮。絮之好者称绵,如今之丝绵

  狐貉:以狐貉之皮为裘,裘之贵者。

  其由也与:《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家语》:子路为亲负米。则衣敝緼袍乃实况,非设辞。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此《卫风•雄雉》之诗。忮,害义。嫉人之有而欲加以害伤之心也。求,贪义。耻己之无而欲求取于人。臧,善义。若能不忮不求,则何为而不善?

  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引诗以美子路,子路终身诵之。是以一善沽沾自喜,将不复于道更求进,故孔子复言此以警之。或说:不忮不求以下当别为一章。今按:不忮不求,正承上敝组狐貉之对立来,分章则义不见,今不从。

  先生说:“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为耻辱的,只有由了吧!”“《诗经》上说不忮刻,不贪求,这有什么不好呀?”子路听了,从此常诵止此诗。先生说:“这样又何够算好呀。”

  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磨快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里,就要敬奉那些贤能的大夫,结交那些仁德的士人。”

  “为仁”,培养仁德,修炼仁德。子贡问如何培养仁德,孔子回答怎样做事。敬奉贤德的大夫,结交仁德的士人,目的是为了培养仁德,人的才德,是经过磨砺熏陶形成的;工匠磨快他的工具,目的是为了做好他的工作,工匠的工具是经过切磋琢磨形成的。二者一个是为了培养仁德,一个是为了做好工作,把做事比喻成为仁。做事须要锋利的工具,培养仁德须要敬奉结交贤德之人;有了锋利的工具就能做好事情,有了学习贤人的机会就能培养仁德。

  此文明确地告诉人们,培养仁德必须深入社会进行磨砺,以谦恭的态度尊重贤德之人,以真诚的行动结交仁德之士,有了这样的机会和环境,就能成功地修炼仁德。

  注釋:(1)“善其事”,做好他的工作。“善”,做好。“事”,工作。(2)“利”,磨鋒利。“器”,工具。(3)“事其大夫賢者”,“事”,敬奉。“友”,結交朋友。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啊!”

Processed in 0.672190 Second , 298 querys.